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就医指南 > > 正文

祥云县蚕桑产业“织”出乡村振兴致富路

日期:2023-05-14 18:22:15 来源:大理电视台
分享到:


(资料图)

近年来,祥云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,通过“公司+村合作社+农户”的形式,不断增强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,促使蚕桑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棕棚社区3组的村民熊万林,自从1999年开始栽桑养蚕,并靠栽桑养蚕解决了温饱,走上了致富路。今年春蚕他家又养殖了7张,对照去年的收入,老熊信心满满。“去年雨水也好点,蚕茧价格都是在52元多公斤,价格也稳定,去年还是收入了21万多元。”

熊万林家2022年蚕茧收入的21万元,刨除请工和生产投入,纯利润还有10多万元,一家三口日子宽松富足。棕棚社区有桑园2000多亩,2022年收入600多万元,以全村总人口3300多计算,仅蚕桑一项,人均收入达18000多元,实现了稳收入。再加上外出务工、经商等,村民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
云南驿镇的蚕桑产业是2002年,抓住国家“东桑西移”的契机培植起来的,全镇拥有桑园面积2万多亩,2022年全镇蚕茧收入6100多万元,棕棚、果城、蛟起等社区村,桑园面积都在2000亩以上,几百亩连片的桑园比比皆是。在县镇村农科人员的精心指导下,采取“公司+村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层层做好科技服务,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一条龙服务,实现了蚕桑栽得好、蚕养得好、蚕茧销得好,让蚕桑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,桑农稳增收的绿色银行。

目前,祥云培植桑园近10万亩,桑农近2万户,约10万从业人员,桑、蚕、茧、丝生产初具规模。正常年景,养蚕量、产茧量、农民售鲜茧收入居云南省第二,大理州第一。

祥云县蚕桑科技工作者,以严谨的科学精神,默默探索奉献在蚕桑生产的第一线。先后试验成功推广了桑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、良种桑苗移栽、小蚕共育技术、大蚕省力化简易蚕台育技术,为农民节本增效近2亿多元,既为蚕桑产业效益提升提供了科技支撑,又减低了劳动强度,深受桑农好评。 

祥云记者站:杨莉 李志刚 杨琬晶(通讯员)

编辑:李玲

责编:黄晓林

终审:苏建东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西洋健康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